【內容簡介】

一個全身癱瘓的心理治療師,寫給患自閉症外孫的32封信!

一位因車禍造成四肢癱瘓的心理治療師,因為擔心無法陪伴患有自閉症的孫子長大,於是將自己從輪椅生活和專業經驗中所體悟到的一切寫成三十二封信,希望孫子將來能從中學會什麼是愛、生命和接受缺憾的勇氣。

這本貫穿人生的禮物書,道盡了所有你想對親愛的人說的話,值得每個平凡的你我細細品味!

一場幾乎致命的車禍意外,粉碎了他原本擁有的美滿人生;輪椅上的不同視野,開啟了他體悟生命的另一扇窗……

二十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心理治療師丹尼爾?戈特里布從頸部以下全身癱瘓。而他唯一的孫子山姆在十四個月大時,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自閉症。丹的身體每況愈下,他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山姆長大,於是寫下這三十二封信,希望能讓山姆了解未來生活可能遭遇的險阻,也希望他能從中認識這個深愛他的外公,雖然他並不知道山姆將來是否有能力閱讀和理解。

字裡行間看不到一絲自怨自艾,反而滿盈著慈愛、關懷與智慧,涵蓋了許多重要的人生課題,包括家庭、學業、愛情、挫折、個人成就。丹以細膩筆觸所寫下這本人生的禮物書,其實就是他從輪椅生活及專業經驗的角度,對生命所得到的深刻省思,也是一個平凡人最不凡的人生體悟。

◆原文書網站:letterstosam.blogspot.com/?
◆美國CNN電視台曾跟拍山姆一天的學校生活,令全美觀眾為之動容!網址為:sterlingpublishing.net/video/letters.html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邦諾網路書店 讀者評鑑五顆星!

【作者簡介】

丹尼爾.戈特里布(Daniel Gottlieb)

   執業中的心理及家庭治療師,同時為美國費城國家廣播電台所屬WHYY頻道「家庭心聲」(Voices in the Family)節目主持人,也為《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寫了十年的專欄;其專欄作品曾集結成《衝突的聲音;療癒的聲音》(Voices of Conflict; Voices of Healing)一書出版。

   他因多年前車禍意外造成四肢癱瘓,育有兩女,而唯一的孫子山姆罹患嚴重自閉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寫作本書的目的,他說:「如果這本書能使大家對那些『異於常人』的人多一分寬容與關懷,那就算是成功了。」作者將本書的版稅收入,全數捐贈給治療自閉症的機構及其他關懷兒童健康的組織。
◆作者網站:www.drdangottlieb.com

以上出處: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3894


【小毛觀後感】{#emotions_dlg.emotion_047}
這本書我買了好久,一直都沒有看
一開始買的時候,吸引我的是因為他的封面看起來很溫暖
而且很多的關鍵字都吸引到我,「心理治療師」、「自閉症」、「禮物書」、「愛、生命、勇氣」等
最近,自己想看一些溫暖的書,短篇的書,所以就看了他
真的,裡面就是讓人感覺到溫暖和軟性的語言
有很多的話,讓我不得不把他記下來

怎麼樣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好好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如果我們免不了要成為命中注定的那種人,我們就得踏上旅程‧當我們起程時,我們必須相信自己在旅程的另一頭也能活得很好
我們在學會堅強之前,都該先學會面對自己的脆弱
雖然在苦難中,人生仍然可以有很多「選擇」
創痛的療癒是一種奇蹟,它們總是會自己癒合的,只要我們飢渴的自我不要去要求傷痛得按照特定時間表消失
只有當你不再假裝自己很勇敢或很堅強,別人才有機會展現它們的善意


我喜歡這一種,身處在困境,態度卻正向的話,感覺很有希望呀~~
有時候當我們身處在困境中,已經夠煩亂了,忘了自己還有其他選擇,沒辦法好好整理自己目前的狀態
不只是我們自己
當我們看別人身處困境時,也常常給別人很嚴格的標準
所以我很喜歡這句「我們在學會堅強之前,都該先學會面對自己的脆弱
常常總是說「你要勇敢面對阿」、「你要想辦法解決阿」~~~~
其實說真的,誰不知道要勇敢面對,誰不想要解決煩人的問題
可是我們給的療傷時間太少了,還沒有面對自己就先學會堅強,很辛苦
這是給我自己、和給我工作的一些提醒
我仍有其他的選擇,別人仍需要時間面對自己的脆弱與傷痛


我想我們出生時有綾有角,然而死時卻是圓的。當生活的湍流沖刷著我們,我們會失去我們的菱角,那可能是件好事,我們可以擁有讓人驚喜的新面貌。
但我們也可能失落了某些與生俱來的大智慧,然而,那智慧其實一直與我們同在
這以專業術語來說,叫做「社會化」
因為社會化,所以越磨越圓
因為社會化,所以失落了某些與生俱來的大智慧
因為社會化,所以我們有新的面貌
但是,人的特質與智慧是不會改變的


當我置身於漆黑的隧道裡,我希望那些愛我的人能跟我一起坐在黑暗裡,而不是站在亮處,指點我如何脫困
這一句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
不管是對我或我的工作
當我正在困境時,我所需要的不會是告訴我該怎麼做,不是告訴我很多的道理,這些我都知道,我知道
我需要的,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陪伴而已
同樣的,我常常也在想,我工作的這群人到底要的是什麼?
除了提供它們目前需要的資源外,還需要我做什麼?
如果我是個案,我希望碰到的是一個溫暖陪伴同理的人,而不是一個一直告訴我該怎麼做的人
而且,我一定會一直嘀咕說「你又不是我,你哪會知道」、「你跟我不一樣,當然可以說得這麼輕鬆」
所以,當我在工作的時候,我的位置在哪裡?我的腳步是用甚麼樣的速度在進行?

除了這些話讓我有些感觸外,有幾篇也是我喜歡的

給別人展現善意的機會:只有當你不再假裝自己很勇敢或很堅強,別人才有機會展現它們的善意
照顧你的爸媽:許多父母親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有多麼擔心自己的老爸老媽,它們希望讓父母少操心一件事,所以認為自己必須更努力,才不會變成父母的壓力,所以有許多孩子把自己繃得很緊,遇到困難或感覺沮喪的時候,就會把所有感受藏在心裡,因為它們認為那是保護父母的一種方式
快樂的意義是什麼:假如我們有好的表現,也許覺得自己小有成就,但永遠都有更高的目標懸在眼前,快樂永遠在下一個轉角向我們招手。只有當我們坦然接受自己是誰,真正的安全感才會來臨,仔細品味生活,才會真的快樂
做個「有建設性」的人:努力工作、設法讓自己和所愛的人食衣住行不於匱乏=有建設性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otal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